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南充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贫困县“摘帽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南部大卫
    2019-05-21 21:24:03    来源:仪陇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 ●省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,批准阆中市等17个国家级贫困县、营山县等13个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。至此,南充4个国家级贫困县(阆中市、南部县、仪陇县、嘉陵区)、3个省定贫困县(高坪区、营山县、蓬安县)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

        ●截止2018年12月,全市共退出贫困村1217个、脱贫56.9万人,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.2%

        ●今年,我市还面临73个村退出、1.32万人脱贫的目标

    近日,记者踏访南充市部分山村,村村容貌焕然一新,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。建脱贫奔康产业园、发展特色种养产业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、扎实抓好农村教育卫生事业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……南充大地,脱贫攻坚工作像日历一样,一页页翻出新内容。

    2014年,南充有贫困村1290个、贫困人口57.8万人,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近1/10。记者从市扶贫开发局了解到,截止2018年底,全市共退出贫困村1217个、脱贫56.9万人,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.2%。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胜利。

    日前召开的省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,批准阆中市等17个国家级贫困县、营山县等13个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。至此,南充4个国家级贫困县(阆中市、南部县、仪陇县、嘉陵区)、3个省定贫困县(高坪区、营山县、蓬安县)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,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贫困县“摘帽”,760万南充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。

    建脱贫奔康产业园 走出产业扶贫新路

    脱贫攻坚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培育。南充围绕“村有当家产业、户有致富门路、人有一技之长”目标,区域化、流域化、全域化“三化布局”全覆盖,“五方联动”建园区,“四大机制”强带动,在全市贫困村全覆盖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,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。

    5月13日上午,在营山县涌泉乡十龙村的花椒产业园,脱贫户唐勋来和妻子李碧群正在园区薅草,夫妻二人有说有笑。“今年花椒树长势很好,现在做好田间管理,一定有个好收成。”唐勋来说。李碧群说:“多亏有了这个产业园,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,挣的钱也不比外面少。”

    今年57岁的唐勋来,是十龙村7组的村民,原本家庭幸福。几年前,在外务工的唐勋来被查出患上重病,为了治病,唐勋来辗转多家医院,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。经过3年多时间的治疗,唐勋来的病情逐渐好转,但是家庭一贫如洗。

    生病后的唐勋来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。妻子李碧群一边在家照顾唐勋来,一边操持几亩庄稼地,家中缺了主要劳动力,日子过得异常艰辛。2014年,他家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。

    2017年,十龙村发展起了花椒产业园,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入园务工。唐勋来和妻子不但流转了自家的2.6亩土地,还在园区务工,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。

    去年一年,唐勋来在园区务工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,一家人顺利实现了脱贫。因为唐勋来工作积极、认真负责,还被选为领班。“在园区,主要是锄草、施肥、浇水,工作强度都不大。”唐勋来说,园区优先安排贫困户入园务工,他很珍惜这份工作。

    在十龙村,像唐勋来一样的贫困户纷纷加入产业园,通过流转土地、入园务工和年底分红实现了脱贫增收。离开十龙村,在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记者看到,村道水泥路、生产便道将连片的红芯王柚基地连接起来,织成一张产业网。

    兴云村第一书记谢双介绍,该村实行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机制,引进营山蜀龙农业有限公司,成立脱贫奔康红芯王柚种植产业园,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、专业扶持金和小额贷款等资金入股,以及在产业园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,形成了良好的利益机制。

   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“生命线”,建脱贫奔康产业园,是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。记者从市扶贫开发局获悉,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无门路、无资金、无技术、无市场、无胆量“五无”问题,我市采取坚持党政引导、龙头带动、群众主体、金融支持、专合组织“五方联动”,在所有贫困村市场化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,贫困群众户户入园、户户增收。

    目前,全市已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023个,带动9.1万户贫困户持续增收。

   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

    近年来,我市锁定“一房二路三水”持续发力,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,打好住房安全、农村道路、安全饮水、网络通讯“四场硬仗”,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、从本质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、从长远上夯实脱贫奔康物质基础。

    5月14日,细雨纷纷,走进青山环抱、鸟语花香的仪陇县九龙乡川星村,只见平坦宽敞的通村水泥路在山间蜿蜒,伸向远方。在川星村的村道上,记者遇见了刚赶场骑摩托车回来的村民游辉。

    “现在搬运农资、上街赶场、做买卖方便得很,从乡场上回来骑车只需 10分钟。”游辉说,通村通组路的建成,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了极大改变,下雨天再不用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泥浆外出了,因此自己专门买了一辆摩托车。

    九龙乡位于仪陇县东南部,距离县城73公里,由于地处偏僻,过去交通十分不便。近年来,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惠及下,该乡交通状况得到改善,全乡修建了通村到组水泥路130余公里、产业便道约20公里,硬化入户便民路90余公里,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,切实解决了村民出行难。

    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,一幢幢川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……日前,记者走进阆中市思依镇新庙垭村,往日贫困落后的面貌一去不复返。近年来,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该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,产业发展如火如荼,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保障措施不断强化,山村旧貌换新颜。

    新村新房、新家新貌……记者在新庙垭村新村聚居点看到,入住新村聚居点的住户在自家庭院栽种了蔬菜、水果、花卉,各类作物争相绽放,美不胜收。这几年,思依镇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陆续完成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153户、危房改造490户、配套建设农家小庭院200个。

    “生活环境变了,心情更加舒畅。”居住在新村聚居点的村民们纷纷表示,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、崭新的住房、优美的环境,生活在其中十分幸福。

   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改善的是乡村人居环境,增强的是村民发展信心。2016年以来,全市改造农村危房104159户、易地搬迁91260人、安置地灾避险1868户,百分之百的村实现通村路硬化,完成22.6万人安全饮水工程,完成2702个村农网改造,建成贫困村卫生室1217处、文化室1217处。

    激发内生动力 实现高质量脱贫

    近日,在南部县八尔湖镇纯阳山村村委会办公室里,村民们聚在一起,评选该村今年一季度的“五星级农户”。评选现场,村民们针对各家各户的情况,逐一对标到“星”,为自己支持的“五星级农户”投出庄重的一票。

    “这次我还想保留住荣誉。”村民汪学超直言,去年评选上“五星级农户”后,他家备受鼓舞,奔康信心十足。据了解,汪学超一家曾经挤在半山腰的两间土墙房中,夫妻俩疾病缠身,又缺劳力,不仅生活清苦,还欠下不少债务,一家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。在精准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,汪学超一家不仅住进了新房,还入股了脱贫奔康产业园,开起了农家乐,一家人顺利脱贫,日子越过越好。

    “政府这样帮助我们,我们自己也要努力。”汪学超说,“脱贫致富要靠勤劳双手,‘五星级农户’评选,对我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。”

    纯阳山村党支部书记涂正林介绍,该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,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,该村按照内生动力的引导机制,试点“五星级农户”评选,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引导农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提升,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。

    脱贫必先立志,防止返贫必须增强脱贫内生动力。因此,我市通过农民夜校、评比活动等,激发贫困户的荣誉感和自主意识;推行由村民大会制定的“村规民约”,让贫困户紧张起来,形成倒逼机制;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感恩奋进教育,变“要我脱贫”为“我要脱贫”,充分发动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共同参与,齐心协力解决产业、住房、道路、饮水、就医、上学等问题。

    “我们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,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、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。”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邓强介绍,我市通过开展技能扶贫、文化扶贫、法治扶贫,自愿脱贫、自主脱贫、自立脱贫在南充大地蔚然成风。

    在全市脱贫攻坚战中,全市3万多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、分块包片、驻村帮扶,人人以攻坚为己任,个个以克难为指向,吃住在一线、工作在一线、决战在一线。

    截止2018年12月,全市共退出贫困村1217个、脱贫56.9万人,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.2%。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县全部“摘帽”,南部县荣获全省唯一的“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”,南部县纯阳山村作为全国6个、四川唯一典型入选“决胜2020全国脱贫攻坚展”。

    今年,我市还面临73个村退出、1.32万人脱贫的目标。“率先脱贫‘摘帽’只是底线,同步全面小康才是目标。”市扶贫开发局局长马家斌表示,将紧紧围绕“2019年巩固提升、2020年全面小康”目标,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打,力争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